银河战舰(一):王朝的兴起与崩塌
2000年7月16日,佛罗伦蒂诺在主席选举中赢下胜利,成为皇马新一任主席。同一年,球队引进了巴萨的边锋菲戈,球队进入了“银河战舰”时代。
此后,皇马奉行“一年一巨星”政策,2001年引进齐达内,2002年引进罗纳尔多,2003年引进贝克汉姆,2004年引进欧文,加上原有的劳尔和卡洛斯,可以说是七巨星。这套阵容里,“外星人”罗纳尔多坐拥3座金球,齐达内、欧文都有过金球,贝克汉姆、劳尔、卡洛斯都曾拿过银球。这套阵容,当时的转会,菲戈5610万欧元,欧文1200万欧元,齐达内7500万欧元,罗纳尔多4500万欧元,贝克汉姆3500万欧元,这还是当时,放在现在汇率飙升的环境下,实在是不敢想象。球队在最开始的几年,确实取得了成功,2000/01赛季西甲冠军,2001/02赛季欧冠冠军,2002/03西甲冠军,3年2西甲1欧冠,但在03/04赛季博斯克离去、马克莱莱被清洗、弗格森助教奎罗斯担任主帅,球队在这一年一下崩盘,此后连续3年欧冠16强,“银河战舰”变成了“四大皆空加十六强”的“皇家马戏团”。
王朝崩塌,其实这并不是偶然。每一个偶然的突变,其实必然的因子累计形成的质变。
首先,球队的建队思路有问题。
当时银河一期,老佛爷的建队思路是“一年一巨星”“齐达内+帕文”。“一年一巨星”是每一年都引进一个超巨,“齐达内+帕文”就是外来巨星和本土年轻青训、华丽前场与角色后场结合,这样的话,会造成一种前场很豪华的感觉,把重心倾斜到球队的进攻,有点类似最开始时国米莫拉蒂的建队思路,堆前锋,华丽的进攻线,犹如缀满了宝石的华美衣物。
但是,这样会造成几个严重的后果,一是球队的重心放在前场,后场就会缺少引援导致竞争力相对缺乏,形成头重脚轻的局面,犹如粗制滥造的裤子,与华美的衣物对比,反而会让一个人有一种不和谐、不统一的感觉,穿搭上显得很滑稽,后场不能有一个保证,球队的战绩就会很不稳定,毕竟进攻很看状态。利物浦在引进范戴克和阿里松之前,球队完全依赖前场的进攻,后场缺少竞争力,这样导致球队的状态极不稳定,劫富济贫是常事,但引进后,球队制霸英超、怒夺欧冠,完全蜕变,无论是实力还是球队气质。
二来,球队引进的几个巨星,但球队在巨星花了过多钱,没有引进合格的替补和角色球员。那些巨星当时都不在巅峰期,欧文来到皇马后虽然进球率高但是各种伤病,齐达内巅峰期在尤文图斯,贝克汉姆巅峰期在曼联,罗纳尔多巅峰在巴萨,劳尔、萨尔加多和耶罗年事已高,这几个巨星的状态不在巅峰期,肯定无法发挥全部潜力,导致体力后期跟不上,从而状态起伏,但替补席上合格轮换不多,只有金狼古蒂、塞德拉斯、索拉里等少数几个,板凳深度不够,尤其是后场。当时正好NBA湖人王朝建立,“OK组合”大杀四方,很多人看的见湖人的两大巨星打满全场,但是看不见球队有很多的优秀的角色球员,这些球员不占用球权,不是巨星,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战术作用,比如泰伦卢全场防守艾弗森、老鱼可以做策应和卡位,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相反的,两次湖人的F4组合成绩并不如人意,而这种“巨星+角色球员轮换”的体系反而大获成功。
三来,球队花了过多的钱给巨星薪酬。据悉,皇马某一年球员薪酬达到财政支出90%。这样会导致财政结构极不合理,从而导致财政紧张,俱乐部亏损,影响球队的运行,束缚俱乐部的种种投资行为和引援,不可能成为长期投资。而佛罗伦蒂诺把这当作建队思路,无异于赌博,诚然球星会带来商业效应,带来活力,但是过多的财政压力反会压抑俱乐部的活力,影响球队的长期成绩。
其次,球队乍一看进攻球员倚叠如山,但是球员搭配有很大问题。这和佛罗伦蒂诺的只看巨星不看位置和职能的思路有关。
我们先分析一下皇马崩塌的03/04赛季的搭配体系。
在前场,锋线上有两个人,劳尔和罗纳尔多,罗纳尔多是一个全能的球员,他的过人能力和变向摆脱能力、单刀处理是历史级别的,劳尔的灵巧的跑位和优雅的射门让对方胆寒,实际搭配中,罗纳尔多的高机动性和全面性压制了劳尔的空间,禁区内两人并没有形成好的配合,劳尔进球数直线下滑,并没有找好定位。而劳尔更擅长与莫伦特斯这种传统中锋搭配,莫伦特斯擅长跑位、突破犀利、有高效的射门得分能力,这两个人,在禁区内能形成好的配合,劳尔向一侧跑动,莫伦特斯可以弧顶接球形成落位,也可以向门前跑动,一个向强侧落位,一个在弱侧跑动,形成跑动层次感,这样禁区里可以拉开很多的空间,给予充分的射门空间,可以充分释放劳尔的无球能力和终结能力。与劳尔配对的,必须有一个有强大控制力的中场和强力中锋,来给他做策应和拉开空间。但是罗纳尔多是一个有球能力强的球员,高机动性,往往会拿球突破变向,快速跑位形成单刀,劳尔面对这种球员,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,策应并不是他的强项,罗纳尔多成为禁区里的主角,劳尔逐渐鸡肋化。
边路上,贝克汉姆的加盟必定与菲戈产生位置和职能上的冲突。菲戈擅长突破、下底传中,盘带出神入化,停球技术相当好,也有一脚内切打门,也可以像中锋一样插上策应,技术全面;贝克汉姆则是每个战术体系中都很需要的球员,长传精准,跑动积极,擅长调度,擅长45度传中,有一脚弧顶远射和标志性的任意球破门,但是这样,两个人产生冲突,萨尔加多的插上就被弱化了,三个进攻能力出色的人聚集在右边路,形成了强侧,但是会让左路陷入困境,被对手overload强打,卡洛斯面临巨大的防守压力,而他的特点是插上进攻、速度快、远射,是个进攻能力很强但防守并不突出的球员,这样球队的弱侧很容易被压住打。为了解决这个困境,奎罗斯尝试菲戈打左路、甚至让贝克汉姆打后腰,这样的战术变化很牵强,贝克汉姆出了跑动范围大外没什么具备后腰属性的特质,菲戈虽然技术全面但是左路和右路的能力不一样,这都反映了皇马的球员搭配很成问题。
前腰位置上,齐达内这个位置很稳固,传球能力出色,视野开阔,盘带技术华丽优雅,停球出色,是中场节奏大师和组织核心,能够理顺球队进攻,同时也能创造机会,这个位置是毫无疑问的。他的存在,可以使球队的进攻张弛有度,犹如一个软弧,能够控制场上11个人的跑位,应当是球队的核心球员。
后场上,因为薪水问题,马克莱莱被老佛爷清洗,中场的拦截能力一下断崖式下滑,后腰位置上不断变阵,贝克汉姆、坎比亚索、索拉里、埃尔格拉,没有一个固定配置,这导致球队战术体系紊乱,同时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人有马克莱莱这样的防守能力和拦截能力:贝克汉姆跑动范围大但是打后腰纯粹是不得已;坎比亚索不适应皇马的战术体系,他的特点是拦截的位置感好,但是对抗上一般,稳定,不适合上抢式防守,皇马的后场防守让他不得不扬短避长,放弃他出色的组织能力,诚如穆里尼奥所言:“能否用好坎比亚索是判断一个教练是否优秀的标准”;索拉里是一个稳定轮换,适合做球队的第12人,打主力效果不好,他的远射出色、擅长传球,也是一个进攻型球员,但是速度偏慢,可以当奇兵,但不适合主力;埃尔格拉是皇马老将,早年打后腰,稳健,传球能力有,但是他的防守有时漏人严重,适合拖后进行协防。此外,替补席上的古蒂教练很少用,但是他的个人能力是很出色的,有拖后组织能力,传球视野开阔,长传出色,远射能力强,但是巨星政策的皇马让他很难有出场机会。后腰上拦截能力欠缺,战术配置紊乱,后场崩盘,就会加大中后卫防守的压力,马克莱莱不应当被清洗。
后防线上,老将埃尔格拉是稳定的主力,他的特点已经说过,虽然年事已高,但无疑问是这个后场缺兵少将的皇马的主力后卫。但是另一个位置上,可以说配置十分紊乱,布拉沃、帕文、米纳姆布雷斯、坎比亚索之间无限切换,缺少稳定体系,而其中帕文是年轻小将,被给予厚望,但天赋一般,米纳姆布雷斯完全没有竞争豪门中后卫的实力,布拉沃有实力但不适合打主力,坎比亚索不适应体系,这就导致后场可以说配置毫无章法,没有稳定的战术,导致埃尔格拉不得不在后场与中后卫间切换,发挥失常。在那个赛季,皇马这条后卫线丢了54球。
此外,主力和替补间的配置很不合理,老佛爷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要求每场比赛都要让六巨星上场,主帅奎罗斯也是一个冒险而缺少变通的教练,这就导致了皇马的前场战术缺少了变化和轮换,密集的赛程导致球员的体力跟不上,也会增加主力球员受伤的风险,赛季最后一波五连败,拱手让出西甲冠军,有点类似于安帅22连胜后的崩盘,乍一看是偶然,其实是这种缺少轮换死用主力的体系的必然后果。当时的替补里,锋线上的索尔达多、波尔蒂略都很有竞争力,中场的塞德拉斯、古蒂、坎比亚索、索拉里应当给予更多机会,后场布拉沃的存在可以给予更多的轮换。
总之,球队的前场球员位置重叠、作用不能有化学反应、缺少轮换、状态不稳定,边路强弱侧明显,后场放走防守大闸、拦截能力缺乏、缺少稳定战术体系、累死卡西。这样的球员搭配很成问题。
我个人认为,那一年可以尝试变换一下阵容,采用4231阵型,防守时改为451,或许可以某种程度上激发球员活力。
4-2-3-1
罗纳尔多
菲戈 齐达内 贝克汉姆
坎比亚索 古蒂
卡洛斯 埃尔格拉 帕文 萨尔加多
卡西利亚斯
之所以这样配置,出于很多考虑,罗纳尔多必须是主力,这样的球员是在太罕有了,无所不能,非常全面,过人能力强悍,劳尔和罗纳尔多配对很难产生化学反应。菲戈打左边路,这是不得已的选择,因为球队的左边路缺少强点,菲戈能踢左路,这样也可以发挥他的右脚优势,内切打门,缓解贝克汉姆的压力。贝克汉姆打右路,是因为贝克汉姆对于战术体系太重要了。后腰选用坎比亚索和古蒂,因为这两个人都有拖后组织能力,坎比亚索的防守能力出色,可以缓解一些后场压力。古蒂的存在,可以使后场能加快攻防轮转速度,快速形成反击。中后卫出了埃尔格拉外,选择相信帕文,虽然天赋一般,但是通过打主力多积累经验,也可以获得成长。广东的曾繁日初来时天资一般、各种犯规,但是杜锋指导给予他很多机会,他如今也成为了广东内线的中坚力量,尤其这个赛季进步明显。
这样的配置,前场进攻,齐达内在弧顶处拿球,控制节奏,可以选择盘球突破也可以观察弱侧队友选择分球。如果左路菲戈接球后可以向两个方向突破,罗纳尔多向禁区里跑动策应、假装接球,卡洛斯前插,齐达内分散防守,贝克汉姆跑动到边路底角,菲戈可以选择内切打门,也可以从边路突入禁区,或者下底给罗纳尔多或者齐达内;如果贝克汉姆接球右路贝克汉姆可以后场长传,也可以下底,或者大范围跑动去进行策应和调度,齐达内向左路跑动,卡洛斯在弧顶做好炮架,罗纳尔多快速杀入禁区,菲戈在对手弱侧准备接球,贝克汉姆可以直接长传找罗纳尔多,也可以大范围转移球分散压力,或者带球跑动拉开空间做球,弧顶落位做攻城锤;如果罗纳尔多拿球,罗纳尔多拿球后直接连过数人,其他人负责策应落位来拉开单打,卡洛斯也可以启动加速,这样发挥罗纳尔多的高机动性和优势;如果卡洛斯拿球,可以直接拉好炮架射门;如果古蒂拿球,可以远射,也可以机动短传组织更深层次的进攻,或者长传做饼,利用开阔视野转移球,创造威胁。边路上,卡洛斯负责前插,快速跑位,扰乱对手部署;萨尔加多从右路快速上前,和贝克汉姆呼应,可以下底,也可以向中路跑动落位,如果丢球快速回追。劳尔在场时,他的灵巧的跑位也能提供新的战术选择,向禁区里接球策应,如果搭配高效的波尔蒂略也可以发挥能力,稳定轮换。索拉里在场时,可以丰富传球落位选择,球队其他队友适当减速,卡洛斯提速。塞德拉斯在场也有相应变化。劳尔稳定轮换,波尔蒂略和索尔达多有很多机会,塞德拉斯弱旅时组织比赛。这套进攻战术选择很多,适时而动。
后场防守,阵型向后场压缩,由快速回追的贝克汉姆和坎比亚索构成第一道防线,坎比亚索后撤并判断落位,贝克汉姆负责上抢,古蒂盯防,拿球后快速反击。后防上坎比亚索回撤后负责协防,帕文上抢,埃尔格拉拖后并单兵防守,一人上抢一人拖后,两人协防,卡西适时出击,尽量控制禁区。
但是,这只是种美好的假设,没有了马克莱莱,球队的防守一定会很吃力。
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:
佛罗伦蒂诺的引援思路和清洗思路有问题,重名气不重实际。
这在上文关于贝克汉姆的论述中有过体现,对于马克莱莱的放走,又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昏招。
对于一个球队,防守是十分关键的。当年的活塞,放走了本华莱士、比卢普斯,引进了进攻强的克里斯韦伯,加强了进攻,但防守陷入了困境,结果东部季后赛第一轮被幼詹带领的骑士横扫出局。艾弗森把76人带进总决赛,但球队中穆托姆博的作用相当关键。勇士三巨头进攻无敌,但格林和伊戈达拉同样都是防守大闸。这无关乎篮球与足球。五个人的运动尚且如此,十一个人的运动更不必说。清洗了马克莱莱,球队的后防陷入困境,没有了屏障。莱斯特城当年也是放走了坎特,但球队的战绩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。
清洗功勋,很多人说老佛爷没有人情味,但这是一个俱乐部成功和更新换代必须要做的,为了重建,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。死敌球队就是因为人情味足,始终不愿放走布斯克茨等功勋,所以陷入了如今的困境。人情味不属于现代社会,不属于足球,不属于市场,只属于博物馆,要想在战争中存活,必须学会冷酷与残忍,自然界万世不灭的的,只有石头。这一点上佛罗伦蒂诺是对的。
但佛罗伦蒂诺迷恋巨星,清洗了很多不该清洗的球员,比如莫伦特斯和麦克马纳曼。这两个人如果留下,可以增加皇马的板凳厚度,莫伦特斯也可以和劳尔很好的配合,解放劳尔,但球队将他们放走。而一年后,莫伦特斯在欧冠1/4决赛次回合用精彩的表现帮助摩纳哥逆转了皇马,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生动形象。
此外,球队也引进了一些不合自身体系的球员。比如说2004/05引进了欧文,欧文是个速度快的玻璃人,在皇马只能沦落替补,没有很多的出场机会,尽管在出场的比赛中很高效,但没有达到球迷的期望。
同一年还引进了萨穆埃尔,萨穆埃尔在罗马和后来的国米都有出色发挥,但在皇马时,他陷入了困境,他的特点是稳,是个很好的协防体系的球员,没有很好的独当一面的能力,转身慢,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卡纳瓦罗,但是皇马不需要。伍德盖特没必要鞭尸,他自己确实伤病太多,也不够争气。这些也在后来体现在卡卡、约维奇、阿扎尔身上,都是和皇马八字不合的球员。
此外,在教练上,佛罗伦蒂诺的操作更是让人感到奇怪。在球队拿下西甲冠军后,佛罗伦蒂诺解雇了给皇马带来辉煌成绩的博斯克,理由是不符合皇马华丽的气质,结果引进了不符合皇马战术体系的奎罗斯。奎罗斯在此之前只是弗格森身边的助教,没有资历,很难有威信,同时他战术不懂变通,过于冒险,不懂轮换,很快导致皇马的崩盘。此后更是一年一帅,完全没有思路,直到穆里尼奥的到来为球队注入活力,吹响复兴的号角。
第四,老佛爷太过专断,干涉教练的内政。
经济学上,如果政府发行财政过多,对经济干预过多,会导致通货膨胀。美国60年代因为奉行凯恩斯经济导致了滞涨危机。这是经济学上的理论,但在足球生活中也适用。
前几年,曼联的成绩一直不稳定,根源就在于管理层对教练的工作干预过多,所谓的名宿常常对教练指指点点,不给予足够的耐心,引援上不尊重教练意愿,强行塞球员。这是一个例子。相反,那些给予球队足够耐心,足够空间的管理层,往往能有好成绩。穆里尼奥在切尔西执教时就说:“如果阿布拉希莫维奇强迫我使用某位球员,我就会离开切尔西。”阿布对于穆里尼奥的工作也很支持,很少干涉,所以球队在那几年迎来了蜕变,开创蓝军王朝。但第三年阿布强行把舍甫琴科塞给了穆里尼奥,他不符合切尔西的体系,最终引发了矛盾,成绩大幅下滑,穆帅黯然下课。
奎罗斯曾经说过,佛罗伦蒂诺想要球队好看,所以每一场比赛必须让几个巨星同时在场上,不能改变。把这种手段和思路带到战术布置上,打乱了教练的部署,干预的训练和轮换,导致了战术体系不能良性运转,球队最终崩盘。
出了以上几个,还有场外因素,比如巴萨的崛起,但诚如马克思说的那样,体制的崩溃永远是因为内因,这些外因我们首先一笔带过吧,不是主要因素。
这些问题,导致皇马的成绩没有达到预想的期望值,表面上巨星云集,其实很难支撑,三年三冠到三年无冠,绝对不是偶然。
2006年,佛罗伦蒂诺在萧条的成绩中离开了皇马,卡尔德隆走马上任。他的思路与老佛爷思路截然不同,他的平民理念又会给球队怎样的变化,又为何没能解决球队的问题?这是我们下一章要讨论的。